陕西省监狱管理局:永远的丰碑

井冈山,许久以来,我的心中对它充满向往与憧憬,在这个骄阳似火的仲夏,我终于与这座神奇的大山“邂逅”。走近它,拜读它,进行心灵的朝圣,接受灵魂的洗礼。
  1927年秋,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的队伍,来到地处湘赣交界、罗霄山中段的井冈山。这个让群众心中生暖的湖南汉子,审时度势,以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,擎起中国革命未来的火炬。当年的井冈山,偏僻闭塞,缺吃少穿,缺医短药,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叫嚣“井冈山的石头要过刀,茅草要过火,人要换种”。 毛泽东、朱德、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,带领工农红军,克服重重困难,开辟了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的革命道路。工农红军历时两年零四个月艰苦卓绝的斗争,以竹钉、大刀、土炮等原始的武器,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次次围剿,引领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。
  走近革命旧址,聆听火红年代的火红故事,历经岁月的沧桑和风雨,回想九十年前这里发生的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,我心潮澎湃,思绪起伏。
  茅坪八角楼,一根灯芯的油灯下,借着微弱的灯光,光辉的思想喷薄而出。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、《井冈山的斗争》等伟大著作,总结斗争经验,阐明革命发展规律,提出“工农武装割据”的重要思想。正如有人说过,中国革命的成功离不开笔杆子与枪杆子的通力合作。
  大井毛泽东旧居,我看到了屋前久闻其名的那块大石头,这是毛泽东经常批阅文件、读书看报的地方,“读书石”记得毛委员当年沉思的模样。屋后的海罗杉和柞树,当年被敌人烧成灰烬,令人称奇的是,几十年后这两棵树又重新长了出来,枝繁叶茂,四季常青,长成令我们仰望的高度。读书石和这两棵“神树”,默默守望,不言不语,它们一起见证了当年革命斗争的惨烈,也见证了井冈山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  小井红军医院,当年红军和群众节衣缩食建成的医院,医院不远处的小井烈士墓,永远缅怀在此惨遭敌人杀害的一百三十多名红军伤病员,最小的伤病员年仅十四岁。曾志,这个名字以前有所耳闻,今天,我在小井红军医院看到她的照片,不,我终于与这个伟大的女性、巾帼英雄真正相遇。曾志在炮火硝烟、敌特追捕、白色恐怖中一路走来,可谓九死一生,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为国家的建设工作。陶斯亮怀念母亲的话“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,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!”我唯有仰视,仰视,才能读懂她坚定目光背后的铁血与丹心,才能感知她对革命事业炽热的情怀,走进她熠熠闪光的精神世界。
  “我们是有阶级觉悟的青年,担负了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神圣使命,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”,“你要做我的一个同志,才可以算是我真正的爱人”,这样有使命感、责任感的话语,出自一位我并不熟悉的英雄——陈毅安之口,这是他写给妻子李志强的情书。英雄也是人,也有儿女情长,也为相思所累。然而,为了心中的信仰,他放下了相思牵挂,红色年代的五十四封红色情书,侠骨之中,又见柔情,承载着战火的记忆,也饱含着理性的纯情。这,就是一位革命者的爱情观。
  走进烈士陵园,大雨倾盆而下,这似乎是老天有意安排的一种祭奠英烈的仪式。井冈山斗争四万八千多名烈士,留下名字的只有一万五千七百四十四人,曾经燃烧过血与火的土地上,那头戴八角帽、一张张年轻而坚定的脸庞,那母亲的儿子、妻子的丈夫、孩子的父亲,永远长眠在井冈山的红土地上。众多的无名烈士,你们的名字无人知晓,你们的精神与世长存!井冈山的杜鹃花,血红,如火,一阵阵山风吹来,青青翠竹讲述着一个个鲜血染红的故事……
 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,与红军后代见面,听他们讲述革命先辈的故事。红军后代艰苦奋斗、积极乐观、自强自立,他们传颂着英雄的事迹,生活在今天幸福的时代。因唱红歌而闻名的红军后代江满凤,放弃丰厚的待遇,放弃优越的工作,在龙潭景区当一名保洁员,义务为游客唱红歌,她活泼豁达,笑声爽朗。但是,她的讲话使我一次次眼睛湿润,我想,这是拨动心弦,震撼心灵的力量,让我心潮涌动,不能自已。
  井冈山斗争,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,“坚定信念,艰苦奋斗,实事求是,敢创新路,依靠群众,勇于胜利” 。我想起托尔斯泰的名言:“英雄主义是在于为信仰和真理而牺牲自己。”正是信仰的力量,信仰这个无形却有着强大精神力量的支撑,激励无数革命儿女前赴后继,成就了“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”的伟业。伟大的井冈山精神,是一把火炬,是一座灯塔,是一面旗帜,是一座丰碑,穿越历史的时空,向我们传递着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。
  井冈山,英雄的山,我心中精神图腾的山,请允许我,允许我向您火把照耀过的每一寸土地,烈士鲜血侵染过的每一寸土地,五星红旗飘扬过的每一寸土地,献上心中最崇高的敬意!
  今天的井冈山人民,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,追寻着革命的足迹,迈步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,迎接幸福安康、文明富裕的曙光。
  (供稿:杨筱英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图片[1]-陕西省监狱管理局:永远的丰碑-家书速递|在线寄信|网上寄信|寄信软件|监狱寄信|看守所寄信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